岁末严寒季节,对于身体虚弱的老年人群体而言,每一轮寒潮袭来时的气温骤降中国正规股票app,都考验着老人家的身体健康。记者从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了解到,随着冬春寒冷季节的到来,近期到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明显增多,其中有不少是心脑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患者。医生提醒,冬春季节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建议适当保暖,积极管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主动了解,及时就诊
“这名老人到医院就诊时吞咽有异物感、言语含糊,一查原来是脑梗了。”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渤介绍起近期接诊的李阿姨(化名)的情况。
李阿姨今年60岁,长期有高血压病史。由于没有感到不适,加之缺乏相关健康知识,李阿姨没有重视血压的异常,也从未主动干预血压。2023年12月下旬,李阿姨感到咽喉不舒服,同时言语含糊,于是到医院就诊。
不量不知道,一量吓一跳。据介绍,杨医生在了解到李阿姨的高血压病史后,立即为她量了血压,收缩压达到280mmHg,达到了高血压急症标准,这将极易导致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意外。在排除了咽喉异物和咽喉的外在感染等因素后,杨医生高度怀疑李阿姨的不适与脑血管问题有关。
随后,李阿姨完善了脑部磁共振检查,果然是脑部左侧内囊后肢出现轻微梗死,导致脑部负责支配言语功能的片区出现异常,这才让李阿姨出现咽喉异物感的感受和言语含糊。杨医生介绍,由于病人已经发病3天,不适合开展介入取栓或溶栓相关治疗,加上梗死部位较小,于是采取内科保守治疗控制血压、疏通血管、脑梗死的二级预防等处理。经过细心照护,1月初,李阿姨已经顺利康复出院。
“很多人以为脑梗死、脑出血就一定会出现偏瘫、口角歪斜等症状,其实不然,这个案例中李阿姨就仅仅是咽喉不舒服,同时伴有轻微言语含糊。”杨医生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反复头晕、头痛,或头晕合并言语含糊、嘴巴歪斜、一侧肢体乏力甚至偏瘫,或者反复胸闷、心悸、胸痛,晚上睡觉得坐起来才不会觉得憋闷,或者是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伴有下肢水肿等。他提醒,冬春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季节,建议老年人应增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了解,出现相应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积极防护,安稳过冬
潮汕民间认为,冬春季节是老年人的一道坎,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往往容易生病。杨医生介绍,从医学角度出发,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警示意义。
他解释,冬春季节天气寒冷,冷空气会直接刺激血管,从而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甚至出现血管里斑块破裂等,诱发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其次,寒冷的空气也会刺激呼吸道,从而诱发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急性发作;此外,冬春季节老年人往需要穿着更多的衣服保暖,导致行走不便,容易发生跌倒等意外。由于老年人的器官储备功能下降,对疾病和意外的应激能力不足,极易出现重病,甚至危及生命。民间流传的“老人难过冬”说法,可以唤起老年群众的主动预防意识,安稳过冬。
那么,冬春季节老年人群体如何做好保健、护理呢?杨医生建议,老年人应主动留意气温变化,适时添衣保暖,外出时要视情况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避免受凉;日常应保持健康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可增加奶类、蛋类、瘦肉等富含营养的食物,减少油炸食品等不健康的食物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因为暴饮暴食除了增加胃肠负担外,也会导致心脏负担增加,可以诱发心绞痛或心梗发作;冬春季节还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生气。中医的情志学说也明确指出,过怒会导致肝火上亢等情况,从而出现脑血管意外。
杨医生提醒,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风险因素,规律服药控制慢性病,如果有血压及血糖的波动要尽快就诊。此外,中医学认为,适当的活动有利于舒缓筋骨,老年人群体在冬天也可适当运动,应在太阳出来阳气升发才到室外锻炼,避免过早导致寒邪和湿邪入侵人体;运动的方式可以温和的有氧运动为主,如太极拳、八段锦等。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还应加强安全意识、避免摔伤,家庭过道不要放置杂物阻碍老人出行;家属也可对居家环境作适老化改造,如厕所安装扶手、浴室放置防滑垫等。
南方日报记者彭深
通讯员郑瑞年连亨杰中国正规股票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