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免息配资开户,有报道称,各大电商平台、超市和餐馆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年夜饭预制菜产品,令“预制菜年夜饭”话题冲上了热搜。有媒体在微博上就“你能接受预制菜上年夜饭餐桌吗?”发起投票,底下四个选项是“能”“不能接受在餐馆吃”“完全不能接受”“无所谓”。
结果,选择“完全不能接受”的遥遥领先,超过投票总人数的一半。
我努力回忆了一下,每年我们家的年夜饭桌上,都起码有一道以上的预制菜,比如上海人年夜饭缺不了的八宝饭。
网友们如此决绝的态度,令我顿时感觉,是不是已经跟不上网络主流了?
事实上,预制菜上年夜饭桌,并不是什么今年才有新鲜事儿,我记得像新雅、梅龙镇等老牌的餐馆,每年都有年夜饭的预制菜礼盒出售,我们的记者十几年前去采访的时候,就说销量一直不错。许多不想下馆子,又没时间没精力从头到尾准备年夜饭的市民,都会选择这样的预制菜礼盒。
很正常不过的事情。
然而就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预制菜似乎一夜之间塌了房,变成了洪水猛兽。在网络语境下,预制菜甚至变成了骂人的话,比如“你这个样子,是不是吃预制菜长大的?”
说实话,塌房的不是预制菜,而是某些把预制菜当现做菜卖的餐馆。这就不是预制菜行不行的问题了,而是餐馆的诚信问题。另外一个,预制菜毕竟不是新鲜饭菜,会不会变质、为了保鲜用了什么添加剂,这其实还是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生产厂家的信任问题。
预制菜本身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其合理性并不需要再有什么质疑。还不信我给大家举个例子,预制菜目前最大规模的应用产品是方便面,我就不信这年头的年轻人还有人没吃过方便面的。而且随着技术的成熟、发展,预制菜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更大保障,应用场景也可以更加广阔。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在预制菜发展的同时,保证预制菜处于监管之下:一是对预制菜安全问题的监管,这个自不必多说,另外,则是保障好消费者的选择权。
一道菜,是预制菜还是现做菜应该事先告知。像新雅这样,明明白白告诉你是预制菜,买回去可以放几天,愿意买的买,不愿意买的敬而远之,在诚信的前提下回归纯粹的商业行为,许多争论也就迎刃而解了。而对于一些无法选择的场景下,比如食堂,则应不使用预制菜,或者在获得所有用餐者同意之后再使用预制菜。
我们看到,上海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不少动作,去年十二月,上海发布了《预制菜团体标准》和《预制菜生产加工卫生规范团体标准》。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市人代会上,多位代表联名提交议案,建议制定《上海市预制菜管理条例》。
总而言之,预制菜应该规范监管,但不应该被妖魔化。图方便的时候可以买到预制菜免息配资开户,不想吃预制菜的时候可以选择现做菜,这是预制菜发展的土壤,也是商业社会最合理的逻辑与秩序。